网站首页 廉洁教育 廉政文化 正文

廉政文化

【廉史今读】“三铁”铸青天

时间:2019-05-28


“为人清劲寡欲,不假人以色,自王公贵人,皆严惮之。见义勇发,不计祸福。所至,奸民猾吏,易心改行,不改者必诛。然出于仁恕,故严而不残。”这是《宋史》对陈希亮的评价,短短两三句却是陈希亮一生的写照。陈希亮为官30余年,先后任过知县、知州、知府、转运使等地方官也曾到开封府及朝廷任职。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,陈希亮嫉恶如仇,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,为平民百姓称颂,使王公贵人害怕。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。著名文学家苏轼,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,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,担心陈希亮的事迹失传于后世,而破例写下了《陈公弼传》。

陈希亮长年在地方做官,面对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,陈希亮依靠的是“不畏强权,铁腕执法;务实清正,铁心为民;不辞辛劳,铁肩担当”的三铁精神来治理地方,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。因而每次任满离境时,父老乡亲们都洒泪相送。

不畏强权铁腕执法

陈希亮任长沙知县时,当地有个叫“海印”国师的僧人,因为与章献皇后的家人关系密切,倚仗皇后的势力,海印大肆掠夺老百姓土地,官府捕快知其恶名而不敢碰他。陈希亮根本不管海印身后有谁撑腰,上任之后迅速收捕、定罪,此事一时震动全县,获得百姓的交口称赞。天圣年间潍州参军王康在赴任的路上,途经博平,绰号“截道虎”的恶霸殴打王康和他的女儿几乎致死,官吏不敢过问。陈希亮发文火速追捕,结果将恶霸流放海岛,又弹劾官吏故意放纵,数人被免职。不唯上,只唯实,面对豪强,陈公一身是胆。

务实清正铁心为民

陈希亮调任雩都知县。当地一帮巫师结伙儿作祟,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,称之为“春斋”,并且散布谣言说:“如果吝惜钱财,不这样做,有三个穿着红衣的老头儿便会窜到人间来放火。”百姓年年受骗上当,白白损失大量金钱,苦不堪言。陈希亮查明了事情真相,立即禁止了这项活动。一方面强力出击,组织力量摧毁不合礼制的祠堂上百座,勒令70多名巫师回归务农;一方面釜底抽薪,向百姓广为宣传,拆穿巫师的鬼把戏,使他们不再迷信上当。当陈希亮奉命调离之际,当地父老扶老携幼,送他出县境,流着热泪说:“青天大人啊,您离开了我们,那穿红衣的老头儿恐怕又要回来了!”

陈希亮调任宿州知州,当时宿州人正在汴水上造桥,被一个问题所困扰:不造桥无法过河,造了桥河水上涨季节常损坏过往舟船。陈希亮陷入了苦苦的思索,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:不设桥墩,架设独孔飞桥。按照陈希亮的设计造出的桥,果然既壮观,又实用,宛若一道绚丽的彩虹飞架两岸,百姓纷纷称赞。皇上降诏予以嘉奖,并赏赐大批细绢,同时广泛推广陈希亮的造桥方法。从汴京到泗州,都修建起了清一色的“陈希亮式独孔飞桥”。

不畏风险铁肩担当

嘉佑年间,凤翔闹饥荒,一方面是百姓菜色羸容,流民遍地;一方面是官仓陈粮堆积如山,主管者担心陈粮久放会腐败变质,却不敢冒风险开仓救济灾民。陈希亮到任后,立即发布命令:即刻打开官仓,将12万石粮食全部借贷给百姓,责任由我一人独自承担。这年秋天,粮食获得大丰收,老百姓渡过了饥荒,用新粮还陈谷。官仓储粮实现了以新易旧,避免了霉变风险。百姓官府两受益,“陈青天”的呼声此起彼伏。

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。”陈希亮凭借三铁精神,上不畏强权豪绅,下体恤民生疾苦,一身正气立于天地间,堪称为官者的典范。故苏东坡称赞其曰:“平生不假人以色,自王公贵人,皆严惮之。见义勇发,不计祸福,必极其志而后已。”(泗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六纪检监察组 巩光福)